第一件事:風口起飛,合規(guī)為先
營銷活動 | 05-29 10:31 5500次 1次
2020年,疫情讓線下教培機構經(jīng)歷了難熬的“至暗時刻”!
盼望著,盼望著,東風來了!
各地教育有關部門相繼發(fā)布中小學復課通知,全國復課大潮洶涌而來,此時此刻,為你整理出機構復課必做的3件大事:
第一件事:風口起飛,合規(guī)為先
1、辦學要合規(guī),證照需齊全
比如,下面這些都是校外培訓機構辦學的要求:
學校辦學資質要達標
場地要求面積不低于300或者200平米
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不低于3平方米
在教育局指定賬戶存入保證金
黑白灰名單制度
不得預收3個月以上學費
不得聘用在職(公立校)老師
文化類科目教師必須有《教師資格證》
…
列了這么多要求,多學君說,不要因政策原因而折戟沉沙,現(xiàn)在的競爭的激烈遠超十年前,合規(guī)性是關鍵。
既然決定做教育,開學校,就要按照有關部門的規(guī)定去辦學。尊重規(guī)則,看似費時費力費成本,但絕對是長遠來看收益的。
有多少機構外教不合規(guī),導致大額罰款,直接被罰到破產(chǎn);有多少機構消防不合格就偷偷開業(yè),結果幾個月被迫關門;有多少機構不按照收費政策收費,被舉報,導致停業(yè)... ...
更別提當下很多機構著急復課,沒通過有關部門審核就偷偷開門,結果光速被查出......
還有讓人不忍看到的是,五月里,倒閉跑路機構的新聞也多了起來。雖然疫情給這些跑路機構蒙上了一些“堂而皇之”的理由,但是有些機構的行徑依舊引起了行業(yè)的憤怒與熱議。
除了機構跑路,還有“天價班”變網(wǎng)課遭遇退費難、網(wǎng)課平臺屢曝“不雅”行為等新聞,這些新聞的出現(xiàn)讓整個行業(yè)在復課之路的艱辛中又多了許多緊張的氣氛。
可想而知,在本月以及接下來的日子里,治理行業(yè)亂象又成為了一大重要事情......
2、教學要合規(guī),不超前超標
2020年5月9日教育部網(wǎng)站發(fā)布了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(fā)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(試行)的通知》,為各地查處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行為提供了具體依據(jù)。這是教育部開出的第一份“負面學習清單”。
通知要求依據(jù)負面清單嚴肅查處超標超前培訓行為,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。
負面清單共涉及義務教育階段,語文、數(shù)學、英語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六門學科,每門學科的負面清單包括“原則要求”和“典型問題”兩部分。
“原則要求”部分從課程標準規(guī)定、教科書難度、教學進度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,理科科目還對練習題提出基本要求。
“典型問題”部分按照各學科的各項培訓主題列舉了超標內容,便于各地對照使用。負面清單為試行,將在實踐中不斷完善。
第二件事: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
這一次疫情使中國實現(xiàn)了歷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家庭在線教育的普及教育。
疫情前我國線上線下教育比例大約為1:9,而疫情期間在線學習成為剛需,約2億的中小學學生與4000萬的高校學生幾乎全部上網(wǎng),“停課不停學”,從城市到鄉(xiāng)村,絕大部分家庭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在線教育。
全國政協(xié)常委陳群說,線下線上教育深度融合發(fā)展是未來趨勢。
線上教育將進入不逆轉變,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將進入新常態(tài)。雖然疫情期間線上教育有一定的發(fā)展,但依然不可能取代線下,因為線下有獨特的傳遞信息的方式。
但是線上教育也會占據(jù)一定的份額,就是說有些原本可以在線上來講,但是過去因為教育成本太高,因為大家覺得好麻煩,就算了。但是現(xiàn)在不一樣了,疫情使得所有的中小學老師都開始在網(wǎng)上講課。
線上教學模式一旦走通之后,這些學校的老師、機構甚至教育局就意識到,原來這是有補償價值的,這個東西一旦上去以后再也回不來了。
這叫做不逆轉變。具體而言:
第一、線上教學成為教培機構的一部分;疫情為線下機構狠狠地上了一課,明白了單純做線下是有很大風險的!線下機構必須掌握線上化能力,因為如果沒做轉線上的動作,機構就沒有生意可做。
而且,需要警惕的是疫情仍有二次爆發(fā)的可能。無論是應急備用,還是線上招生守住生源,線上教學都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第二、復課后并不意味著線上教學的結束,結合當前形勢,雖然教育部不鼓勵公立學校占用周末和暑期組織教學活動,但學校也需要完成規(guī)定的課程進度,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學生校外培訓的時間。
所以,校外培訓機構復課后,線上、線下同時進行,靈活安排上課時間成為了最好的選擇。
比如,通過線上作業(yè)監(jiān)督、知識點回顧、線下輔導等形式授課,讓學生在減少線下培訓時間的同時還能夠獲得最好的培訓效果。
第三、在線教育并不會取代線下教育,OMO是未來的趨勢。
在疫情之后,在教培機構,甚至是公立學校,會形成一種比較明顯的OMO的模式,大量的老師已經(jīng)會開始借助線上工具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。
這也就意味著,未來的線下課堂一定會結合在線課堂,以及在線的其它方式來解決學生的一些學習問題,它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線下和線上的結合。
在疫情結束以后,線下教學重點和在線教育重點的分工和合作應該更加明確,形成一個非常緊密的線上線下結合模式。
當然,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,都只是一種教育的形式或手段,歸根到底它們都應該為我們的教育目的和目標而服務。
線上教育和面對面的線下教育可能會共同成為我們未來工作的一種‘新常態(tài)’,在這種‘新常態(tài)’的背景下我們應考慮怎樣去面對它,迎接它,還要用好它。
在線教育永遠不會顛覆線下教育機構,但用好技術的機構一定會淘汰不懂技術的機構。
第三件事:暑期招生刻不容緩
馬云曾經(jīng)說,今天很殘酷,明天很殘酷,后天很美好,但絕大多數(shù)人死在了明天晚上。這句話用在復課之際的教育行業(yè),再合適不過了。
如果說四月是教育行業(yè)的至暗時刻,那么五月無疑是整個行業(yè)燃起希望的一個月。接著就是要順利到達六月,完美度過暑假安全進入九月。
受疫情的影響,校外培訓機構錯過了寒假以及春季的招生節(jié)點。而作為校外培訓機構復課后迎來的第一個關鍵節(jié)點,也是一年中主要營收點的暑期招生也就變得尤其重要。這或許是決定校外培訓機構復課之后能否順利發(fā)展的“生死戰(zhàn)”。
1、首先,應對線上機構的蠶食鯨吞
在線教育的第一波沖擊在二三月份,堪稱在線下機構缺位情況下的閃電奇襲。當然這場奇襲也是毀譽參半,很多家長也在吐槽線上課都快要吐了。甚至有不少中大班的小朋友都已經(jīng)假性近視了。
但這不妨礙在線模式開始逐步被家長們認可,線上教育對線下機構市場份額的蠶食鯨吞已經(jīng)是既定事實,無數(shù)家長在疫情期間的沖動消費,不見得能再掏出一筆資金投入到線下。
并且線上機構第二波沖擊已經(jīng)在布局暑期課,9.9集訓營,0元課,49元10節(jié)課,都已經(jīng)發(fā)布,連中國女排、郎平都被拉來代言,可謂摩拳擦掌,勢必拿下暑期招生。
解決思路:
1.維護好現(xiàn)有用戶,以及疫情期間流失的老用戶尤為重要,加強老師和班主任與學員的溝通,把服務做的更好。
2.時不我待,趕快用好地理優(yōu)勢,將校區(qū)輻射范圍內的學生抓住,打開思路,條件不允許就把地推轉移到線上做。只要思想不滑坡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
3.盡可能個性化的教學和服務,做好可視化展示,這將是線下機構最好的效果背書,這是線上永遠無法攻略的城池。
2、暑假招生戰(zhàn)從此刻開啟
教培機構要想存活,至少要達成兩個條件,一個是盡早線下復課,其后就是恢復正常運營。
政府驗收只是復課前的一道小坎。而復了課的機構們,還來不及雀躍,就已經(jīng)被迫一頭扎進新的挑戰(zhàn)里去了。
“復課后第一件事是什么?”
“降價,吸引家長,爭取現(xiàn)金流!”
恭喜你,大部分校長也是這么想的,復課后,可預見的價格戰(zhàn)已經(jīng)在悄悄打響:
49元半個月的課,疫情前半個月體驗需要498;
1800元學半年,而疫情前相同課時的課需要3600-3800元左右;
原價13680的課包,現(xiàn)在直接減價4000元
... ...
如果是一名理性的投資人或者校長,現(xiàn)在應該開始重新規(guī)劃課時和價格了。
1、首先呼吁同行業(yè)大伙,理性降價,不打價格戰(zhàn),無底線的價格戰(zhàn)最終導致的就是行業(yè)亂象,大家都不盈利;
2、調研整合轉介紹時經(jīng)常遇到的問題,確定十問十答,規(guī)范應對話術,便于統(tǒng)一口徑并帶動整體銷售業(yè)績的提升。
3、提前梳理學員情況,制定出針對性的招生方案,促進用戶續(xù)費。
例如:為用戶提供學情分析表、輔導規(guī)劃方案、個性異議問題預設等服務。
至此,多學君為你梳理了復課之際要做的三件大事!
何時復課,我們無能為力,不能干預,但復課后,凡事我們都要追求一個主觀能動性,并且保持頭腦冷靜,摸索一條真正適合本機構的路。
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就是,新冠也就這樣子了,有一種可能性,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跟人類共存,但是我們也會慢慢地找到馴服和控制它的工具。
但是不管明天新冠會怎么樣,太陽仍然會照常升起。只要我們繼續(xù)保持向上,生活仍然會繼續(xù)。
各位校長,立足當下,夢想還是要有的,萬一實現(xiàn)了呢!
2020年已經(jīng)無法重啟,那么我們就一起重啟自己,活下來,最重要。
1人贊